走进地理中国,感受神州魅力。“魅力中国”主题选修课带着让学生们爱上地理学科的初心,于12月15日晚7:00在温泉校区迎来了最后一次课程。本次的课堂主题为“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发展之道”,围绕着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发展和明天四部分展开,由朱俊成教授主讲。
课程正式开始,朱教授带领学生们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首先朱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始于汉代繁荣于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功不可没——自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进行着各种商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地间的交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到了唐代,由于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并且其关系日益密切,丝绸之路也随之日益繁荣。至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之前便已经存在,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唐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朱教授通过讲解各个时期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丝绸之路上曾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们对一带一路的前世有了深刻的印象。
充分了解过古代丝绸之路后,朱教授接着带领学生们学习当今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国家携手打造互信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张“一带一路”的路线图映入学生们的眼帘,曲长的路线延展到众多国家,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影响范围之广。朱教授通过带领学生们学习相关文献和时政动态,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到了“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思想起源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丝路精神。
时代的洪流在奔涌向前,“一带一路”倡议也应该走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通融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创新。朱教授调用一带一路2013-2019年的成绩单,用数据向学生们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迅速,五个“不断”进行彻底。
将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这是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美好愿景。朱教授讲到:“一带一路”应该是一条兼具和平、开放、繁荣、创新和文明的道路。实现建成一带一路的伟大蓝图,中国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纵深发展的四梁八柱——亚投行、中欧班列、海上合作设想、经济走廊、丝路基金等。中国将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携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同推进其全面发展,以“五通”为抓手,共绘“一带一路”新蓝图、共享“一带一路”融合发展新红利。
至此,魅力中国主题选修课第九讲圆满结束,魅力中国系列课程也圆满落幕。希望同学们在这九节课中有所学有所获,真正地从各式各样的地理知识中爱上中国这片土地。